看见儿童?对话游戏?共研成长 ——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报道
发布时间:2025/5/23 11:27:19 作者:管理员 浏览量:64次
看见儿童?对话游戏?共研成长
——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报道
为充分发挥工作室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,以项目研究为载体,以成员专业素养提升为核心,持续深化区域学前教育人才梯队建设,江宁区学前教育陈娟名师工作室于 2025 年 5 月 22 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麒麟同舟路幼儿园开展了以 “看见儿童?对话游戏?共研成长” 为主题的5月研修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案例解析、游戏观摩、对话研讨等多元形式,立足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核心要义,践行《3~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,围绕 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以儿童发展为本” 的核心理念,探索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,着力构建 “理念—实践—评价” 三位一体的质量发展闭环,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案例分享:理念与实践的双向碰撞
首先,两场精彩的案例分享拉开本次研修活动的序幕。宋晓雨老师带来《“同”味“同”趣——幼儿园在地化资源的开发与实施》的案例分享,她结合园所实际,阐述如何挖掘本土的资源价值,将地域文化融入幼儿游戏与活动,让幼儿从小菜园的测量记录,到科技农场的编程,从果园的节气采摘,到牧场到生命课程,使得每个孩子都能触摸到自然的温度,感受到科技的力量,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。
紧接着,袁一鸣老师带来的《秋收冬藏,菜地很忙——大班项目活动分享》同样精彩纷呈。她以菜地项目为切入点,详细讲述了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,以及幼儿在项目中的成长与变化。通过让幼儿参与菜地种植、管理、收获等各个环节,不仅让幼儿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乐趣,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。袁老师还分享了幼儿在项目中的精彩瞬间,如他们发现蔬菜生长的奥秘、尝试制作蔬菜美食等,这些经历生动地展现了项目活动中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,让大家看到了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成长。
游戏观摩:看见儿童的真实学习
随着观摩活动的推进,成员们踏入户外自主游戏现场,近距离观察幼儿在户外游戏角落中的表现。在户外小厨房区域,孩子们围绕木质操作台,利用新鲜西瓜、柠檬、蜂蜜等材料,动手制作清凉夏日茶。他们分工明确,有的负责清洗材料,有的负责切水果,在称量、搅拌等操作中,习得多元生活技能。创意美工区里,幼儿们专注于扎染活动。他们将白色棉布折叠、捆扎后,浸入装有彩色染料的容器中。在等待布料染色、展开成品的过程中,孩子们感受色彩的晕染变化,发挥想象力创作独一无二的图案,完成了一次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。科学探索角,幼儿们开展制作驱蚊水的活动。他们收集艾草、薄荷等植物,洗净捣碎后,将汁液挤入小瓶,孩子们一边操作,一边观察植物的形态、气味变化,在实践中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,培养科学探究精神……观摩过程中,成员们用镜头记录下幼儿游戏的精彩瞬间。孩子们无论是专注操作的神情,还是热烈讨论的场景,都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、创造力与社会交往能力,让成员们深刻坚信 “游戏是儿童的天性” 这一核心理念。
、
对话交流:共研成长的思维盛宴
接下来,对话交流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。大家围绕案例分享和游戏观摩的内容,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。成员们围绕着“户外游戏中有准备的环境”这一话题进行了即兴的研讨,玉振路幼儿园的曹揽月园长说道:“室内与室外空间具备不同的资源,室内与户外游戏应发挥不同的功能”;前河路幼儿园的许长玲园长指出:“户外游戏具有无限的可能,教师应做好物质的支持与准备,支持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材料”;天惠路幼儿园的王雅君园长认为:“有准备的环境的前提是心理的支持,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,应尊重幼儿的想法,允许幼儿做自己。”
随后,工作室主持人陈娟园长对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点评,针对成员们的回答与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,为成员们指明了方向。陈娟园长强调无论是户外游戏还是室内游戏,我们都要做好有准备的环境,在被尊重、被允许的心理环境中,给予幼儿自由玩的空间与权利;通过坚持每日做好研讨与反思,真正实现环境与材料的动态调整,为幼儿的真实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持。陈娟园长还为同舟路幼儿园后续的户外资源挖掘、创设与利用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想法,期待同舟路园把自然资源、自然文化、自然教育发挥极致。通过交流讨论,工作室成员们相互学习、相互启发,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落实 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,以儿童发展为本”的理念,共同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。
本次研修活动以儿童为中心,以游戏为纽带,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理念更新、实践反思与专业对话的平台。未来,陈娟名师工作室将继续深耕学前教育领域,以研促教、以教提质,助力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。